擔任營養師多年,發現大家常常把各種豆的食物分類搞錯!名字中同樣有一個豆字,但在營養學上的分類可是大不同!六大類食物中,”豆魚蛋肉類”是我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裡面的”豆”是指大豆,其他都不含在內,這篇文章就要來替大家分辨清楚。 蛋白質豆 蛋白質含量高,且胺基酸組成相對完整,是素食者主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這類的豆主要是”大豆”, […]…
-
-
過往認為運動後攝取20g蛋白質,就可以達到最高的肌肉合成效率,由於2023年以前不只一篇研究證實肌力訓練後攝取20g蛋白質或40公克蛋白質,40公克蛋白質並不會讓肌肉合成更多,所以一直以來我也是這麼衛教個案的。 詳細內容可參考過往的文章:阻力訓練後要吃多少蛋白質才能達到最好的增肌效果?越多越好嗎?營養師根據科學實證告訴你。 新的研究怎麼說? 2023年底一篇研究的發表,讓很多人大吃 […]…
-
之前在臨床上碰到不少開始透析的患者,不知道飲食應該要由原本未透析時的低蛋白轉變為攝取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在習慣多年低蛋白飲食之後,突然可以恢復到蛋白質較多的飲食模式,大多數個案聽到這個消息都是開心的。 洗腎患者飲食建議一:KDOQI準則-洗腎病者需攝取高蛋白質飲食 根據腎臟照護聖經KDOQI指引,對於洗腎患者的蛋白質建議量如下: (1) 無糖尿病:1.0-1.2公克/公斤體重/日 (2) 有糖尿 […]…
-
談到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對於未洗腎的患者而言,數一數二重要的就是「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攝取的蛋白質,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代謝產物,例如尿素。大多數的這類產物通常會被腎臟清除並且經由尿液排出。當腎臟功能下降時,這些副產物會積聚到血液中,並且逐漸損害健康。 其次,攝取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腎臟的負荷,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降低腎臟負荷是重點,因此限制蛋白質是腎臟病飲食的一大重點! […]…
-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句話:「女人是水做的。」學了生理學後,就會知道其實男人體內的水含量比女人多。 最近在讀一本我以前沒看過的營養學原文書,看見這段: 人體內大約55~65%是水,理論上在比較瘦的男女身上,水佔體重的比例各為:男性62%;女性59%。 雖然以前就讀過類似的內容,不過再次讀到讓我決定把它畫成冷知識(其實是新的梗好難想,大家有的畫歡迎分享給我嗚嗚嗚)。 以上,是個知道了也不會比較厲害的冷 […]…
-
大家一定有聽過”吃深海魚對心血管很好~”這句話,而我自己以往在演講的時候也都是這樣說的。吃了對心血管很好的魚類指的是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DHA以及EPA的魚類,而這些魚類包括鯖魚、秋刀魚、鮭魚等,這次寫書的時候我發現美國心臟協會以及各種國外文獻提到保護心血管的魚都只有寫”fatty fish”,並沒有寫”deep sea fish”,突然納悶,鯖魚、秋刀魚跟鮭魚真的可以稱為深海魚 […]…
-
先說結論,以營養學的觀點來說,鴨肉不含有任何有毒成分,所以我其實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坊間會盛傳鴨肉有毒。 鴨肉不但沒有毒,而且它歸類於豆魚蛋肉類,所以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鴨肉的鐵含量非常優秀。撇除鐵含量本來就很高的內臟類之外,以能攝取到1份蛋白質(7公克)的份量來說,土番鴨、太空鴨、櫻桃鴨肉片、番鴨、鴨腿約含有1.3毫克鐵,這樣的鐵含量是排在所有肉類(牛、豬、羊、雞)的前七名,只 […]…
-
很高興前陣子受到華信國際醫藥的邀請,參加中華商店經營發展協會主辦的「2023年慢性腎病營養照護暨藥局市場趨勢研討會」,與許多位藥師一起上課,研討會課程邀請了益生菌專長的 蔡欣宇博士,分享慢性腎病精準營養控制及腎臟益生菌應用現況,上完課覺得獲益良多! 還在台大醫院時,我每週有負責一節慢性腎臟病的衛教門診,接觸過無數位慢性腎臟病患者,為了更完善地照顧腎友,也取得了腎臟專科營養師的資格。 幾年的門診經 […]…
-
你沒有看錯標題, 人體的細菌數真的比細胞數還要多,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細菌人!(驚) 在2016年以前,科學界普遍的認知是,腸道內的菌數是人體細胞的10倍之多,這個論點是1977年由Savage等學者提出的(Ref 1),而這個10:1的論點在科學界維持了快要40年之久。2016年,一篇刊登在知名期刊Cell上的研究推翻了這個論點(Ref 2),表示人體細菌跟細胞的比例比較接近1:1,而同年另外 […]…
-
乙醇會增加尿酸的生成,因此痛風患者應該注意不要過量飲酒。 研究顯示,比起戒酒的人,每天攝取10-14.9公克、15-29.9公克、30-49.9公克以及50公克酒精,分別會增加32%、49%、96%、153%痛風的風險。 各種酒當中,啤酒的攝取量與痛風風險的獨立相關性最強。大部分酒類都與痛風顯著相關;然而,葡萄酒似乎較無關(推測與內含的抗氧化物有關)。 啤酒是唯一一種被認為含有大量普林的酒精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