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我
  • 基礎營養
    • 巨量營養素
    • 維生素與礦物質
    • 六大類食物
  • 生活營養
    • 保健食品
    • 特定/機能性食物
    • 迷思破解
    • 營養知識
    • 運動營養
    • 食譜
  • 臨床營養
    • 減重
    • 高血糖
    • 高血壓
    • 高血脂
    • 其他疾病
  • 經典主題
    • 營養冷知識
    • 營養鬼話
    • 浮誇廣告
  • 媽媽寶寶
    • 懷孕期營養
    • 哺乳期營養
    • 嬰幼兒營養
  • 推薦區
  • 合作洽詢

營養麵包 – 呂孟凡營養師

媽媽寶寶

媽媽寶寶

懷孕期、哺乳期營養、嬰幼兒營養。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近期文章

  • 益生菌研討會分享-腎臟病患者的保健新知!
  • 營養冷知識#26:人體的細菌比細胞還要多,我們每個人都是細菌人!?
  • 營養冷知識#25:各種酒類中最容易引發痛風的是啤酒,營養師告訴你為什麼。

近期留言

  • 「dietitianbread」於〈營養麵包推薦育兒好物:無毒農粥寶寶 常溫粥〉發佈留言
  • 「家有巧虎」於〈營養麵包推薦育兒好物:無毒農粥寶寶 常溫粥〉發佈留言
  • 「dietitianbread」於〈營養冷知識#2:為什麼糯米容易升糖又常被說難消化?營養師解析給你看!〉發佈留言
  • 「喬」於〈營養冷知識#2:為什麼糯米容易升糖又常被說難消化?營養師解析給你看!〉發佈留言
  • 「Elementor #2565 – 和一診所」於〈免疫力很重要!那些營養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讓營養師根據實證醫學告訴你!〉發佈留言

dietitianbread

[ 生兩胎要隔多久比較好? ]

剛剛跟麵爸還有麵糰吃晚餐的時候(麵金在阿媽家),後面那桌有一個看起來一歲多的嬰兒,我們兩桌差不多同時吃完,那個嬰兒一直看著麵糰,麵糰跟他打招呼,他就笑得超級開心,然後搖搖擺擺地走到麵糰旁邊想跟他玩😆

我:「他現在多大呀?」
年輕媽媽:「一歲一個月!」
我:「喔~我們家還有一個一歲七個月的弟弟,今天沒來~」
年輕媽媽:「(指著麵糰)那他幾歲呀?」
我:「快要五歲。」
年輕媽媽:「那妳覺得隔這樣年紀剛剛好嗎?」
我:「妳是有規劃要生第二胎嗎?😆」
年輕媽媽:「對,但想到要砍掉重練就覺得好累⋯」
我:「不管隔幾歲都一定會累的😆😆😆」

隔很近的話是一次累到最高點,但可能(?)會早一點輕鬆;隔太遠的話是要砍掉重練,但運氣好的話大的可能會幫忙照顧小的(我跟弟弟相隔五歲半,六歲的時候就會幫弟弟換尿布);而我自己是規劃好兩胎要差三年,也很幸運地真的差三年,但是說不上來三年到底好不好🤣

總之,現在有人問我要生一胎還是兩胎,我都會說,如果要有一定的生活品質,強烈建議生一胎就好(眼神誠懇)

但是我也不後悔生兩胎~

不生孩子我覺得也很好~

總之,真的不要過度關心別人的生子進度,自己過得開心快樂最重要❤️
今年最開心的事情,除了出書以外,就是成為健康零距離setaiwan的固定班底~節目從今年4月中開播到現在,我居然已經錄了12集😳

最有趣的是,當初找我加入節目的,居然是杜承哲醫師😆收到杜醫師私訊的時候我真的非常驚訝,因為完全不知道他認識我😆覺得受寵若驚~

也因為上節目認識了美麗活潑講義氣有正義感的張齡予,齡予人真的超好~超愛她(趁亂告白)整個節目的製作團隊也都很可愛,每次錄影心情都很好~也恭喜節目成為同時段收視第一的節目🥇

一路走來身邊有不少貴人,覺得非常感恩❤️
[ 關於我的新書的參考資料]

這件事情一定要與大家分享,因為我在寫新書的時候為了放參考文獻傷透了腦筋🤣🤣🤣

印象中之前看過一位醫師的發文,說他很不喜歡看到文章中說「根據研究,oooxxx」,但找參考資料找半天根本不知道是哪一篇研究,無從證實。

有習慣看paper的人都知道,paper中參考別的文獻寫出來的內容,在句子後面都會加上文獻編號,然後在全文的最後會有所有編上號碼的參考文獻。

在寫「呂孟凡營養師的飲食Q&A」的時候,問編輯可不可以像寫論文那樣在每個QA後面附上文獻,並且在內文標記哪句話出自哪裡,馬上就被編輯打槍🤣編輯說如果這樣做會讓一般讀者覺得讀起來很不通順。但我仍然想讓大家知道我每一題參考了哪些文獻,最後想出的辦法就是,把參考文獻集中在最後,但是在每一篇參考文獻的後方標註哪幾題有參考這篇文獻。

沒想到這個決定把我搞得超痛苦,在截稿前為了標上每篇文獻有哪幾題參考,花了我超級多的時間!校稿的時候再對一次也很花時間!(而且校稿發現有些文獻對錯題號又改了好久)

但是最後能夠完成這樣的一本書我真的覺得非常開心❤️這本書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有憑有據,幾乎沒有只憑我個人意見就寫出來的答案(除非真的是經驗分享的那種題目,但應該不超過3題)。

因為真的很認真寫,所以希望在觀望的大家可以放心把這本書帶回家。對書裡寫的內容覺得有疑問或是想看原始研究,只要翻到最後的參考文獻就可以找到喔!

#而且參考文獻都依照APA格式寫
#真的是用寫論文的態度在寫這本書
這是一篇關於我目前的生活,沒什麼重點的雜記與心得,有興趣的人再看下去😆

週間帶著麵金在外面趴趴走,常常被路人問:「啊妳自己帶小孩嗎?不用上班嗎?」我都會回說:「我現在一週只有一天上班。」然後對方就會說:「怎麼有這麼好的工作?一週只要上一天班!」我:「我是營養師,一週只有看兩個診。」

其實現在這個工作模式,是我以前從來沒想過的。我是個工作狂,甚至現在帶著麵金走在路上看見中午出來吃飯的上班族還會覺得羨慕🤣(484有病)

當初考進台大醫院時,我以為自己會在那邊待到老了退休,七年內因為發生了很多事情,最終決定離開,剛好也生了麵糰,就待在家裡帶小孩。生完麵糰前兩年還沒回到職場時,其實過得很不快樂,一方面是因為我是一個很需要工作成就感的人;一方面是因為沒收入非常沒安全感。

但是即使是這樣,也不想要捨棄陪伴孩子成長的珍貴時光。

很感激老天給我各種機會,現在能同時看診、經營粉專、出書、佛系接業配,但也可以照顧小孩。最感謝的是我的父母,他們是我最強大的後盾,沒有他們我絕對無法擁有這一切。

我認真覺得,上班比帶小孩輕鬆很多,但是每天帶小孩累得不成人形,等到晚上把他們哄睡以後,卻還是在回味手機裡面他們的影片跟照片。看到他們各種可愛的瞬間,都覺得那個當下我有陪伴在他們身邊真好❤️
[ 營養冷知識#27 男人的水含量其實比女人多 ]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句話:「女人是水做的。」學了生理學後,就會知道其實男人體內的水含量比女人多。

最近在讀一本我以前沒看過的營養學原文書,看見這段:
人體內大約55~65%是水,理論上在比較瘦的男女身上,水佔體重的比例各為:男性62%;女性59%。

雖然以前就讀過類似的內容,不過再次讀到讓我決定把它畫成冷知識(其實是新的梗好難想,大家有的話歡迎分享給我嗚嗚嗚)。

以上,是個知道了也不會比較厲害的冷知識🤣🤣🤣

參考資料:
Medeiros, D. M., & Wildman, R. E. c. (2019). ADVANCED HUMAN NUTRITION (4th ed.).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每次午睡醒來,麵金會在房間叫「媽媽~」,接著我去打開房門說:「你醒來啦~?」,他就會用這個笑成眼睛都瞇成一條線的表情迎接我🥰

這就是育兒覺得很療癒的地方❤️

#其他累得跟狗一樣的部分就會被忘掉
#媽媽就是這種生物

昨天在外錄影,回家時手很冰,跟麵金說:「媽媽手好冰耶!你要摸摸看嗎?」他伸出小手摸了我的手,發現真的很冰,居然握著我的手一直搖晃,接著張開雙手過來抱住我,瞬間被融化了~~~~~

#沒想到愛生氣的牡羊男也有暖男的天份
出第一本書的時候,敦南誠品即將熄燈;出第二本書的時候,換成信義誠品即將熄燈🤣今天帶著麵金趕快到信義誠品跟架上的「呂孟凡營養師的飲食Q&A」合照留念❤️

生出這第二本書著實不容易,從一開始要生出200個問題就傷透了腦筋,好不容易生出問題,每題又只能用300字左右簡答,精簡之餘不能偏頗真的蠻困難的,但我在時間限制下竭盡所能做到最好了,希望讀者在閱讀時能感受到~

從書本出版那天我就開始重感冒,鼻子塞了五天,到今天還是有流不完的鼻涕,都擤出血絲了🫠🫠🫠中間還參雜著幾次的發燒,這幾天頭昏腦脹~希望感冒快快好起來🙏🙏🙏

#呂孟凡營養師的飲食QA
#誠心推薦給大家
#照片中的麵金剛睡醒一臉呆滯
[ 營養麵包第二本書:呂孟凡營養師的 [ 營養麵包第二本書:呂孟凡營養師的Q&A上市啦🥳 ]

就是今天!我的新書終於可以購買了!🎊🎊🎊
期待已久的麵粉們喜歡內容的話趕快手刀購買吧!!!😆

以下是關於新書的Q&A😍

Q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看?
A常常接收網路資訊、聽到很多營養觀念,卻不知道哪個是對的,想瞭解正確營養知識的你。

Q本書有什麼亮點?
A最實用、最好懂、最有趣。集結200個營養常見問題,用短短的回答+Q版繪圖,讓你健康加分,正確知識大提升!

Q新書上市日期?
A2023年11月10,全國同步販售。

Q臺灣讀者在哪裡可以買得到?
A尖端官網、誠品、博客來、金石堂等各大書店都可以買到喔。

Q海外的讀者在哪裡可以買得到?
A可以在上述通路看看有無海外寄送,或者先詢問當地書店,才不會撲空喔。

🤲雙手奉上購買連結~~~🫶🫶🫶

🌟博客來
紙本書:https://reurl.cc/RyEpxn
電子書:https://reurl.cc/v627jA

🌟誠品
https://reurl.cc/gaEjvp

🌟金石堂
https://reurl.cc/6Qe3V5

🌟尖端官網
https://reurl.cc/Ojea2g
[ 營養麵包衛教圖文:蛋白質及脂質的 [ 營養麵包衛教圖文:蛋白質及脂質的消化 ]

我這個人向來說到做到,上週很多人敲碗的蛋白質以及脂質的消化,今天就一次分享給大家!!!

感謝有粉絲建議我要讓大家付費下載這些圖,不要無償分享,大家能有這樣的心意我真的很開心也很感動!我自己以往也會為了尋找正確的衛教圖文傷透腦筋,有的擔心觸犯版權問題;有的又覺得不夠正確,現在自己有能力可以給大家這樣的圖片,其實我是很開心的。再次強調,大家要用營養麵包的圖來衛教都可以,但請留著我的logo😊另外,你們按個讚、留個言都可以給我繼續分享知識最大的動力!

想要以行動支持我的麵粉,歡迎購買11/10即將上市的我的第二本書:呂孟凡營養師的飲食Q&A!!!11/10一到會在粉專再次分享購買連結喔~~。
Load More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Copyright © Meng-fan,Lu

網站維護:阿腸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