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我
  • 基礎營養
    • 巨量營養素
    • 維生素與礦物質
    • 六大類食物
  • 生活營養
    • 保健食品
    • 特定/機能性食物
    • 迷思破解
    • 營養知識
    • 運動營養
    • 食譜
  • 臨床營養
    • 減重
    • 高血糖
    • 高血壓
    • 高血脂
    • 其他疾病
  • 經典主題
    • 營養冷知識
    • 營養鬼話
    • 浮誇廣告
  • 媽媽寶寶
    • 懷孕期營養
    • 哺乳期營養
    • 嬰幼兒營養
  • 推薦區
  • 合作洽詢

營養麵包 – 呂孟凡營養師

媽媽寶寶

媽媽寶寶

懷孕期、哺乳期營養、嬰幼兒營養。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近期文章

  • 想要降低內臟脂肪,飲食控制還是運動比較有效?營養師告訴你。
  • 明明吃得很少了,今天體重卻比昨天多了1公斤,需要焦慮嗎?營養師解說請你放心。
  • 做有氧運動會掉肌肉?你因為聽信這個迷思所以都不敢做有氧運動嗎?營養師來解答。

近期留言

  • 「dietitianbread」於〈洗腎病⼈飲⾷解析,益富元氣強好評價,幫助腎友控制⽔份補⾜蛋⽩質!〉發佈留言
  • 「dietitianbread」於〈腎臟病飲⾷原則解析,推薦極低蛋⽩質的益富易能充,幫助腎友補上熱量,增強體力!〉發佈留言
  • 「dietitianbread」於〈營養麵包推薦育兒好物:無毒農粥寶寶 常溫粥〉發佈留言
  • 「家有巧虎」於〈營養麵包推薦育兒好物:無毒農粥寶寶 常溫粥〉發佈留言
  • 「dietitianbread」於〈營養冷知識#2:為什麼糯米容易升糖又常被說難消化?營養師解析給你看!〉發佈留言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dietitianbread

大家好~我是呂孟凡營養師,喜歡分享有科學實證的營養知識,喜歡畫畫也喜歡烹飪~目前是二寶媽,也出了兩本書~

今天在大雨之中跑了好幾個行程~
雖然我很喜歡工作,但因為昨天睡不好,
現在好想像麵金一樣躺在沙發上耍廢🤣

等等就要要開第二堂淡江大學的減重課,
護理師原本貼心提醒我克難坡會變成小瀑布請我搭公車到學校,
但愛走路如我(?)出了淡水捷運站發現雨變小了,所以還是走到學校~
第二次走克難坡覺得變簡單了欸!!

希望等等演講順利~
有一位今天凌晨五點就起床的小孩,現在睡死在我身上😌😌😌

才剛到午餐的餐廳就睡著~沒帶娃娃車~等等要考驗我吃飯的功力了😌😌😌
[ 來函照登 ]

我在私訊處的自動回覆有說,粉專不接受營養諮詢,這位朋友居然除了私訊問了以外,還特地寄e-mail到我的信箱問,兩邊都收到同樣的問題,真的驚呆我了!(這好像是我第一次在個人信箱收到問題)

針對他的問題有很多可以探討的地方。

1.  午晚餐為什麼不能吃澱粉?從來都沒有不能吃澱粉。
2. 70克澱粉是什麼澱粉?如果是白飯的話,70克大概是1.75份、濕麵條的話是1.167份、地瓜的話是1.27份。每種澱粉7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無含量都不一樣。
3. 你的血糖有問題嗎?有問題的話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有用藥?有打針?

隨隨便便我都可以問出10個問題。
這種就是需要一對一諮詢才能回答的問題,真的很不適合在粉專詢問。
營養諮詢門診現在有很多,花個錢諮詢一點都不困難喔,也才能針對個人的問題來解決😊
今天傍晚到淡江大學演講(今天是減重系列講座第一堂,之後還有兩堂),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踏入淡江大學,也是出了淡水站以後第一次往右邊走不是往老街走😆

沿途有好多飲料店跟衣服店好熱鬧喔!!!下次應該提早一點來逛逛😆

#淡江大學 #健康講座 #減重講座
[ 一年一度的生日又到了!!!]

今年沒有什麼照片可以放,只好放去年送自己生日禮物拍的古董禮服寫真🥺

不敢相信已經踏入3字頭的最後一年,這一年也完成了很多事,其中最令我開心的是養成了運動的習慣~

今年7月營養麵包就滿10年了,想想真的不可思議!我蠻想舉辦一個10年的小型見面會,順便讓之前哀嚎沒有簽書會的朋友也能帶書來簽書~如果舉辦的話,不知道有沒有麵粉願意來捧場🥺(超怕沒人!)我自己初步想法是,不用買門票,入場許可是一定要有買我的書並帶來,兩本中只要有買任何一本都可以當入場券~而且我也保留了一些麵爸爸夾的娃娃想要當抽獎禮物😆

這一年也謝謝麵粉們的陪伴❤️在這個觸及率越來越糟糕的年代,身為老人的我還是可以在臉書找到許多同溫層,真的好溫暖🥺IG因為不習慣用,常常忘記登入(但我發文大部分會設定兩邊同時發),沒有回覆到留言或限時動態真的很不好意思~

營養麵包未來還是會在這兩個地方陪伴大家!送麵金上學以後,我也好有好多想做的事情:想多兼2個診、想再更新長香菇的YouTube頻道、想成立自己的Podcast等等(但不一定會實現),還要拜託仍然喜歡我經營方式的大家繼續支持了❤️
星期一的早上,最開心的就是:可以把兩小送去幼稚園了(腳掌拍腳掌)

一個月前剛送麵金去上學的我揪竟在哭什麼呢,哈哈哈哈哈~

一個週末兩兄弟整天相處大概要吵100次架,真的是疲勞轟炸😮‍💨😮‍💨😮‍💨

#有誰跟我一樣歡迎留言
[ 我的勵志佛系馬甲線之路 (?) ( 文長 [ 我的勵志佛系馬甲線之路 (?) ( 文長慎入 ) ]

老實說,我從來沒想過人生中可以有擁有馬甲線的一天。

昨天到威富公司演講,跟職護聊天,她問我:"不是體脂肪夠低就會有馬甲線嗎?"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我在生兩胎之前體重只有41~42公斤,體脂肪也比現在還低的時候,也不曾有過馬甲線。我一直是一個核心肌肉很弱的人。最誇張的紀錄是,國小體適能仰臥起坐只做了2個,幫我壓腳的男同學那時候也傻眼,哈哈哈哈。

大概是從去年的4月開始,我決定要訓練自己的核心肌群,所以開始了每天只有5分鐘的上腹部馬甲線運動。一開始就真的只有每天5分鐘,但也是真的幾乎每天都做。做了大概1個月之後吧,突然覺得這組運動變輕鬆了,加上生完小孩更猖狂的是下腹部(有夠鬆),所以又加了一組下腹部的5分鐘運動。就這樣,從去年4月開始,到12月的某一天,用診所的生物電阻儀器測量,發現我的肌肉量居然增加了快要1公斤 ( BIA不是最準確的,但是實在沒有機會去做DXA )!在發現的當下,我自己真的非常驚喜,也更確定自己要持續運動下去。

後來又發現一個日本女生的YouTuber有教一些很簡單的訓練上半身肌肉的運動,有時候也會跟著做(因為我的上臂也很弱)。當時的生活白天要不得工作,要不得顧小孩,大部分做運動的時間都是在把兩隻哄睡之後,也就是晚上10點以後。

今年3月終於把麵金也送去幼稚園以後,改了運動時間,變成每天送完兩隻上學,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開始運動。因為時間終於變多了,除了核心訓練之外,我現在如果知道"今天走路不會超過1萬步",就會再加上20-30分鐘的有氧運動。

以前也分享過,我是個很討厭運動的人,學生時期體育課都很想坐在樹下乘涼那種討厭法。連續運動一年之後,很神奇地發現自己的心境變化!我現在變得不討厭運動了!!!而且在有氧運動的過程中,會漸漸地覺得心情很好。而且最近看的幾個運動影片,老師都會在運動過程中講一些激勵人心的話(大多是英文),不知為何真的可以被激勵到!想著雖然辛苦,但是我會變健康,而且體態會變好,就覺得甘之如飴了~

以上是我運動習慣養成滿一年的心得分享,希望可以激勵到跟我原本一樣不愛運動的人😆😆😆

#昨天po了限時動態以後有人詢問我的運動菜單
#運動影片連結放在留言區
感謝台灣威富品牌有限公司. VF BRANDS TA 感謝台灣威富品牌有限公司. VF BRANDS TAIWAN LIMITED 的要請,今年是第三次來這邊擔任健康講座的講師~

因為辦公室在101裡面,每次職護問我要在家裡直接連線講還是要到公司講,我都毫不猶豫說「我要去你們公司!!!」

今天聽職護說他們之後辦公室要搬家了,趕快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在101上面拍張照紀念😆
[ 需要吃保健食品嗎?美國營養與飲食 [ 需要吃保健食品嗎?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以的看法及我的個人淺見 ]

追蹤營養麵包很久的大家都知道,我從來不主動推薦大家吃保健食品,自己唯一在吃的保健食品只有維生素C,但原因只是我從小就覺得維生素C很好吃😂(覺得是每天的小獎賞哈哈)。基本上我對保健食品是抱持一個不贊成也不反對的態度,不會主動推薦,但如果有個案想吃,我覺得只要在荷包允許、不傷身的情況下就可以吃。

剛剛唸書的時候,看到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對保健食品的看法,翻譯與大家分享:

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指出,大多數人不需要補充劑,並建議:攝取多種營養豐富的食物是大多數人獲取維持健康所需的營養素並降低慢性病風險的最佳方式。

然而,學會指出,部分族群可能需要補充劑來滿足他們的營養需求,建議以下這些族群的朋友可以諮詢醫師/營養師來了解應該如何補充:

∙ 正在進行熱量限制,而且每天攝取的熱量低於 1,600 大卡的人。
∙ 老年人。
∙ 素食主義者或純素食主義者。
∙ 懷孕或處於育齡婦女。
∙ 因為患有某種疾病而導致食物選擇被限制的人。

其中"老年人"讓我想到,上週跟一位我很尊敬的學姊聊天講到保健食品,她說:"妳不相信保健食品是因為妳還年輕,我以前也不信。"讓我看完大笑~因為這好像不是我第一次被這樣講😆不過其實我不是"不相信",而是覺得如果目前天然食物就可以滿足我的需求,那就還不需要開始吃。

而第一點提到的限制熱量中的人需要補充,是因為在總熱量攝取低於1600大卡時,確實很難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到充足的各種維生素、礦物質。我以往在台大醫院的減重中心遇到術前被醫師指定需要進行極低熱量飲食的個案,也都會建議他們要每天補充綜合維他命。

門診個案問我保健食品,我都會說,我個人覺得值得吃的大概只有鈣跟維生素D,因為台灣人普遍這兩樣營養素都會缺乏。

至於第四點的懷孕或是育齡婦女,我自己是在兩胎的懷孕前三個月有固定補充葉酸,後面雖然有買媽媽綜合維他命,但是吃得相當不認真,到生小孩前連一罐都沒吃完哈哈哈哈~除此之外其他保健食品都沒有吃(魚油之類的)。

這件事情沒有對與錯,就是每個人的選擇而已,所以只是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參考資料:
Williams, Melvin H.; Rawson, Eric S.; and Branch, J. David, "Nutrition for Health, Fitness, and Sport" (2017). Human Movement Sciences Faculty Books. 4.
Load More 在 Instagram 上追蹤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Copyright © Meng-fan,Lu

網站維護:阿腸網頁設計